-
茯苓的养生奥秘
菌类文化茯苓是寄生在马尾松根上的真菌,多生长在温暖干燥向阳山坡的松树下,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古籍《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之说, 故古人将茯苓称为松苓。古人认为它是松树精华所生的神奇之物,故称它为茯灵(茯苓)和茯神,茯苓之谐音福临, 有寓含茯苓可福至之意。在唐人曾撰的《集仙录》里载有茯苓的神话故事:四川眉山有个叫杨正见的少女,因不忍杀活鱼为其父宴客,害怕其父责备打骂...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茯苓的养生奥妙
菌类文化茯苓是寄生在马尾松根上的真菌,多生长在温暖干燥向阳山坡的松树下,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古籍《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之说, 故古人将茯苓称为松苓。古人认为它是松树精华所生的神奇之物,故称它为茯灵(茯苓)和茯神,茯苓之谐音福临, 有寓含茯苓可福至之意。在唐人曾撰的《集仙录》里载有茯苓的神话故事:四川眉山有个叫杨正见的少女,因不忍杀活鱼为其父宴客,害怕其父责备打骂...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茯苓的传说故事
菌类文化有关茯苓的传说很多,下面,介绍几则供大家赏读。 苏东坡与茯苓饼 历代医家及养生学家都很重视茯苓的延年益寿之功,唐宋时服食茯苓已是很普遍的事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很会做茯苓饼。他曾指出,故茯苓饼“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并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决”。苏东坡年已六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强健向身体,这可能和他常吃自制的茯苓饼有很大关系。 柳宗元与茯神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茯苓的传说
菌类文化古时有个富裕的员外,家里仅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员外雇有几个长工帮助打理田地及内务。其中,有一个壮实的小伙子,主管家务,非常勤快,也比较聪明能干,员外的女儿暗暗喜欢上了他。员外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便把他赶走,还把自己的女儿关起来。谁知,两年后,员外的女儿不慎染上了麻风病,家里人怕传染,便把她送到山里去住。小伙子知道后,便住进山里伺候她,后来也被传染上了麻风病。 这年冬天...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茯苓久服使人安魂养神 不饥延年
菌类文化追赤松于上古,以百岁为一息,颜如处子,绿发方目,神至气定,浮游自得,然后乘天地之气,御六气之辨……“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茯苓赋》。由 此足见这位文学大师对茯苓的偏爱。 茯苓亦称“茯灵”.担子菌纲,多孔菌科。寄生于赤松或马尼松根上,深入土中20余厘米,《淮南子》云:“千年之松,下有茯苓“;唐代诗人李商隐亦有“碧松 之下茯苓多“的诗句。 自古以来,茯苓就是医家常用药物...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舌尖上的食用菌 食用菌检测及营养
菌类文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保健的消费要求越来越强烈,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餐桌上常见的美味。食用菌类食品集营养性、功能性、美味性、安全性于一身,被营养学家推荐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食用菌以其独特风味和口感历来受世人喜爱,一首诗是这样美妙地描述食用菌的:“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首句诗描述了食用菌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老知青忆为给林场老职工治胃病去深山里找猴头菇
40多年前,我作为知青,曾在小兴安岭跟随林场老职工去丛林深处采摘蘑菇、黑木耳、猴头菇等山珍,有过不少艰险与乐趣。 在我们下乡的辽宁铁岭地区,曾有两名浙江知青因误食剧毒蘑菇死于非命,令人痛心。所以,采摘蘑菇得很小心。山里人识别野蘑菇有毒无毒,是看蘑菇有无虫蛀——有虫蛀的为无毒;相反,则可能有毒。猴头菇很美味,一般长在离地面两三米高的树干上,与树干“粘&rdquo...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美味羊肚菌被称为健康食品
菌类文化羊肚菌有机锗含量较高,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可驱散气温多变带来的寒气累积,预防感冒。 据测定,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不能制造的,但在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美味的野生菌
如今最为珍贵的菌种当属松茸,新鲜松茸,形若伞状,色泽鲜明,菌肉白嫩肥厚,有浓郁的特殊香气。用来烩虫草花或配羊肉,都是非常出彩。将松茸切成块爆香,起锅前放入虫草花翻炒,不超过35秒,兜均匀即可上碟。诀窍是虫草花一定不能久炒。锅仔松茸羊肉,用羊腿放到锅内,加水、姜、葱、酒、盐和胡椒卤浸好,然后切片摆到锅里,装入煮羊腿汤,再加入松茸块,上桌时再加热即可食用。香气浓郁,又滋补养身。 ...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维蕃鸡油菌中的维蕃 指的是啥
图源:光明日报 曾念开 摄 为了感谢前辈学者为后续研究者打下的基础,用新物种的名称来表达对学界前辈的纪念也是一种常见的命名方法。 其实,“维蕃”是个人名,还是个很重要的人名。1973年,我国菌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裘维蕃在云南发现了国内第一个鸡油菌属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云南鸡油菌”。凭借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鸡油菌迅速占领了餐桌,成为云南人煲汤和炒肉的绝佳伴侣。...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细品松茸之味
菌类文化炭烤 松茸 若想把松茸用来炭烧,适合选用大松茸,最好别水洗,会进水走香味,用干净棉布擦一下就好。烤时不能经常翻动,一般上下两面合共烤4—5分钟,逼出香气已经足够。烤时放一点粗盐或者黄油,因为黄油自带咸味,可以替代粗盐。 1.将松茸取表皮后,擦拭干净,切片; 2.加热炭炉,再将黄油融化; 3.将松茸片放在铁板上烤制,最后将松茸两面烤制金黄,即可。 松茸 刺身 松茸刺身口感清爽并微微弹牙...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红菇知识普及
红菇风味独特,香馥爽口。其味较之任何菇类无比的鲜甜可口;并含有人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同时它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癌细胞转移,对治疗疗急性脊髓视神经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具有治疗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和补血、滋阴、清凉解毒及治疗贫血、水肿、营养不良和产妇出血过多等疾病...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竹荪的味道我一直记得
在我大约5岁的时候,爷爷骑自行车来看我,在我家楼下的马路上被一辆醉驾的摩托车撞倒了。我记得当时我们正在吃饭,听到邻居在楼下喊我妈的名字,一家人连滚带爬赶到车祸现场,看到爷爷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下半身已经小便失禁。据我妈说我当时“哇”一声就哭了,然后被大人带离了现场。 这场车祸给爷爷造成了脑部淤血,影响了听力,医生不建议做开颅手术。之后很长时间,对爷爷说话就只能用吼叫的音量...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竹荪有白妃之美誉
菌类文化历史传说竹荪有“竹参”之称,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在我国历史上,曾一直是作为皇家食品而出现在宫廷的餐桌上,并有“白妃”之美誉。这是因为,竹荪生长于深山竹林之中,其状甚为秀丽,菌帽之下张开一个白色的网状物,将菌柄笼罩于其中,犹如一位身着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秦始皇与灵芝的传说
菌类文化传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到东海瀛洲采摘灵芝仙草。徐福第一次出海归来后,说他已经登上了蓬莱仙山,看到了仙药,但山上的大神嫌他 带的礼物太少,没让他将仙药带走,说要得到仙药,必须选送优秀的男女和工匠来。秦始皇听说徐福见到了仙药,非常高兴,马上选拔了三千童男童女和一批能工巧 匠交给徐福,令徐福去求仙药。徐福在海上转了一阵子也没求得仙药,回来向秦始皇回禀说...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