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蘑菇的季节

    菌类文化种蘑菇的季节

    每年12月份,是蘑菇生长的季节。看到市场上在卖雪白的蘑菇,想起我年轻时也种过蘑菇,不禁感慨万分。 上世纪80年代末,蘑菇很畅销。在闽南老家,很多家庭都有种植。蘑菇属于食用菌类植物,适宜在温度10摄氏度至20摄氏度左右的室内生长。我家的蘑菇房是利用两间旧房子改建成的,房内只留中间通道,通道两旁搭架设层,高度约5米,有四到五层,两间房可种植蘑菇面积大约100平方米。 种蘑菇要经历繁琐的过程...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禅宗公案老僧晒香菇

    菌类文化禅宗公案老僧晒香菇

    宋朝的时候,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到中国留学。他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曰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禅师认识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真有那么神奇吗一起揭开冬虫夏草的神秘面纱

    菌类文化真有那么神奇吗一起揭开冬虫夏草的神秘面纱

    提起冬虫夏草,你的脑中肯定会飘过一系列的词汇:价值千金、灵丹妙药、人间极品……冬虫夏草真的具有起死回生的药效吗?它值得每千克几十万的身价吗? 冬虫夏草只是虫草的一种而已 虫草是生物学分类的一个大概念,它既不是虫,也不是草。一些虫体在受到真菌感染后,会长出一截像草一样的东西,二者合称为虫草。冬虫夏草属于虫草的一种,是蝙蝠蛾的幼虫和菌属麦角菌科的共生产物。 冬虫夏草的高价格是“炒”出来的...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看看各国独特的灵芝文化

    灵芝,又名“仙草”,“瑞草”,俗称“灵芝草”,多孔菌科类、一年生真菌,其中赤灵芝尤为著名。 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经过科研机构数几十年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 ...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百搭的杏鲍菇

    菌类文化百搭的杏鲍菇

    天一凉,火锅就开始频登餐桌了。这一时节,蔬菜品种少,却是杏鲍菇大出的时候,遇到不知道怎样配火锅料,我就买几个杏鲍菇切片,拌着汤底一起煮。不仅可久煮不老,口感始终柔韧嫩脆,还可借助其特有的鲜甜调和力,一举填补食材单一的空白,令一涮即熟的肉食,于滚沸的汤水里蜕变得更为鲜美生动。 实际上夏天也有杏鲍菇出售,只是菇体的个头较小,形状像是被斜斩下的鸡腿,故有人据其形,呼之为“鸡腿菌”。秋冬上市的杏鲍菇...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猴头菇的经济价值与发展前景剖析

    猴头菇,又名刺猬菌、玉髯、阴阳蘑,日本称山伏菌,欧洲称熊头菌,是闻名中外的食药兼用真菌。现将猴头菇的经济价值与发展前景浅述如下: 猴头菇因其形似猴头而得名,是我国久负盛名菇品。其营养价值很高,据化验表明 :每100克猴头菇含有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合物44.9克,粗纤维6.4克。此外含磷856毫克,钙2毫克,铁18毫克,硫胺素0.69毫克,核黄素1.8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猴头菇的历史

    菌类文化猴头菇的历史

    猴头菇被采摘食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代。到了清朝,更是成为了不可多得的宫廷贡品。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就特别喜欢吃猴头菇,据说当乾隆将女儿下嫁给山东孔府后人孔宪培时,还专门赐给孔府一套满汉宴餐具和六担猴头菇,可见皇帝对猴头菇的重视...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灵芝被称作神奇的东方蘑菇

    菌类文化灵芝被称作神奇的东方蘑菇

    在古代很多美丽的传说中,都称灵芝为“仙草”、“瑞草”,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和祥瑞之物,灵芝在民间早已家喻户晓。由于资源极为稀少,灵芝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论及“上品药皆为有效、无毒者”,将灵芝进行了分类,并将赤芝列为上品。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味苦,平,无毒,益心气。入心充血,助心通脉,安神益肺气,补中,增智慧...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灵芝的来历传说

    菌类文化灵芝的来历传说

    灵芝的传说最早见于《山海经》。炎帝的小女儿名瑶姬,长得聪明伶俐,貌美如花,炎帝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这位美丽的姑娘却没有好的宿命,瑶姬刚到出嫁之年就意外夭折。据晋人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和唐人余知古《渚宫旧事》记载,后来,玉帝哀怜瑶姬的早逝,封她为巫山云雨之神,也就是三峡上那位著名的巫山神女。 神女美丽婀娜变幻莫测,每天清晨化作一片朝云,自由轻闲地徜徉在群峰之间,到了黄昏,又化作一阵暮雨...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灵芝的传说故事

    菌类文化灵芝的传说故事

    传说冰洞山顶有一个大山洞,每年五月以后,洞中就开始结冰,光闪闪,亮晶晶,美如仙境。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是一个龙宫,住着龙王公主,长得非常漂亮。她常把山上的当归、香兰采回来给龙母治病。 在山下岩屋里住着个年轻的小伙子,采药为生。家中只有一个老爹,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已经三年了,生活非常贫苦。 年轻的采药人,有一根紫竹箫。他常常在月明风清的夜晚吹箫,声音非常动人,像泉水出洞,像百鸟齐鸣...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灵芝中华文化的瑰宝

    菌类文化灵芝中华文化的瑰宝

    古往今来,灵芝一直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它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巫术、神仙和吉祥等寓意贯穿其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今天,它已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 既然灵芝是作为一种“仙草”走进人们的认知,那其蕴含的祥瑞之义便不言自明。古代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五个等级。古称“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这是最高等级的瑞兆。《新唐书·百官志》分别记载了大瑞、上瑞、中瑞和下瑞...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源远流长的食菌文化

    菌类文化源远流长的食菌文化

    中国人向来重视饮食之道,经常引用“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来证明食物与人的关系。这句话源出《管子》,全文是“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如果用现代社会学的观念来进行解释,那就是: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食物是老百姓的根本。足以见饮食之于我们,不但关系到“民生”,也是关系到“国计”的头等大事。 古代先哲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谋求食物以裹腹和追求异性配偶,都是人类的本性。前者是为了生存...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源远流长的食用菌文化

    菌类文化源远流长的食用菌文化

    《菌谱》——中国最古老的食用菌专著,南宋陈仁玉撰。成书于宋淳祐乙巳(1245年)。书中论述了浙江台州(今临海县)所产11种菇(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麦蕈、王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的产区、性味、形状、品级、生长及采摘时间。 《菌谱》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专著。南宋时,台州的菌号称上等美味,《菌谱》就是对作者家乡所产食用菌的调查记述。现有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墨海金壶...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清淡素食滋味长

    菌类文化清淡素食滋味长

    时光清浅,岁月静好。我躺在摇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和朋友聊微信,说起买房子,让人愁肠百结,借那么多钱,怎么还呀?朋友说,她用4年的时间和女儿节衣缩食把房贷和借亲友的钱都还完了。4年来,一个单身母亲拉扯着女儿,两人没添过一件新衣服,每天只吃白菜、豆腐度日。朋友骄傲地说,白菜、豆腐让我把女儿养得水灵灵的,并考上国内一流的大学。 朋友的话,让我感慨良多。想起小的时候,每每就餐,父母要求我们食不语...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浙江龙泉灵芝发展简史

    菌类文化浙江龙泉灵芝发展简史

    ■史前时期 龙泉灵芝是中华灵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集与使用时间至少可追溯到68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5000年前生活在现龙泉市境内牛门岗的先民已经学会采集与使用“药用”灵芝。 ■三国赤乌年间(238—251年) 三国东吴赤乌年间,槲衣仙人(又称“槲衣子”)在凤凰山上炼丹。因炼丹所需,槲衣子着手研发道家种芝术,以道术种植灵芝,凤凰山成为龙泉灵芝发祥地。 ■北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