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地区黑木耳部分主栽品种与野生菌株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菌类文献北方地区黑木耳部分主栽品种与野生菌株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作者:张跃新 胡伟 郝艺铭 闫宝松 马凤 么宏伟单位: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黑龙江省非木林产品研发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摘要:收集并采集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野生菌株与主栽品种23份,以设计的10对SSR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对23个菌株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50~0.320,均值为0.216...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北方地区长根菇大棚地栽周年生产标准化技术

    菌类文献北方地区长根菇大棚地栽周年生产标准化技术

    【摘要】长根菇属中偏高温型珍稀高档菇类,生育期较长,适宜出菇温度范围较窄,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大棚栽培难度大。提出长根菇大棚地栽周年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条件、栽培季节、栽培生理、菌种质量、栽培方式和工艺流程、优质高产出菇管理、病虫害预防、采收与产后处理等技术要点...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北京延庆地区刺五加木耳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菌类文献北京延庆地区刺五加木耳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正>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黑木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刺五加木耳更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药用价值,其具有滋肠润肺、养血益胃,能降低血糖、血脂、胆固醇等功效...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利用菌丝生物热进行香菇菌棒工厂化转色的料温观测

    菌类文献利用菌丝生物热进行香菇菌棒工厂化转色的料温观测

    【摘要】为了更加节能高效地实现香菇菌棒的统一转色,并探索香菇菌棒工厂化转色新技术。试验利用工厂化设施设备,对香菇菌棒转色期菌丝细胞呼吸所不断产生的热量加以蓄积和调控,在不用空调控温的情况下完成菌棒转色;并对转色期间的菌棒形态和料温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利用菌丝生物热进行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棒(庆科212)的转色,15~17 d即可完成;菇房单位面积存袋量越多,料温峰值出现时间越早、料温峰值越高...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分泌型蛋白介导白念珠菌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菌类文献分泌型蛋白介导白念珠菌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白念珠菌是人类最常见的条件性致病真菌之一,主要定植于粘膜表面。在白念珠菌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分泌型蛋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分泌蛋白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白念珠菌致病分子机制,并为诊断、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提供新的理论策略。本文综述了白念珠菌分泌型蛋白在介导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概括了分泌蛋白在组织侵入损伤、营养获取、细胞壁维持以及免疫逃避等方面的功能...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保护云南野生菌资源推进野生菌旅游产业开发

    菌类文献保护云南野生菌资源推进野生菌旅游产业开发

    【摘要】我国现存的野食用生菌资源极其丰富,它的出口量在世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最近几年野生食用菌市场渐渐膨胀,野生食用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人们对于野生菌的需求也在增加。这样的背景造成了人们对野生食用菌的过度采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中国当前的野生菌资源概况进行综合论述,并进行讨论,以期对中国的野生菌可持续利用带来积极的推动。 【关键词】野生菌资源; 保护; 可持续利用; 旅游产业...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低乙醛Lager型啤酒酵母研究进展

    菌类文献低乙醛Lager型啤酒酵母研究进展

    摘要:啤酒酵母是啤酒酿造的核心,对啤酒风味及风味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乙醛是影响啤酒风味和风味稳定性最重要的醛类化合物,是酒精饮料中引起人类致癌的物质之一,主要通过啤酒酵母的生物代谢产生,存在于啤酒发酵过程及成品啤酒中。因此,筛选或选育优良的低产乙醛啤酒酵母菌株将成为有效解决啤酒风味稳定性的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啤酒酵母基因组的不断阐明,人们对啤酒酵母菌种改良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主要营养成分的对比

    菌类文献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主要营养成分的对比

    【摘要】为科学有效的利用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资源,采用国家最新标准对两者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子实体在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等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云南食用菌产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研究

    菌类文献云南食用菌产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研究

    【摘要】食用菌行业作为21世纪的绿色产业,对于云南省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食用菌产地的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云南省的食用菌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食用菌产业链的龙头,对于当前我国的食用菌市场体系的构建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我们对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的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状况进行研究,对当前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云南省的食用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云南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

    菌类文献云南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严明 陈旭 王婷婷 游金坤 杨珍福 陈正启 吴素蕊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摘要:为了解云南7种红菇科(Russulaceae)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17项营养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丰富,风味氨基酸含量高,17项营养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系统聚类分析将7种红菇科野生食用菌分为3类,第1类...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中国毒蘑菇新修订名录

    菌类文献中国毒蘑菇新修订名录

    图力古尔1,2 李海蛟3 包海鹰1,2 李玉1,2 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长春 130118; 2.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院,长春 130118;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 100050 摘 要 本文在《菌物学报》2014年33卷3期发表的“中国毒蘑菇名录”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修订内容包括排除错误鉴定、错误引用和吸纳名称改变,以及2014年以来发表的毒蘑菇新物种等...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两阶段温度控制发酵对桑黄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英文

    菌类文献两阶段温度控制发酵对桑黄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英文

    摘要:利用7 L发酵罐发酵桑黄(Phellinus linteus),研究不同温度对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26℃是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生产的最适温度,而在发酵后期,23℃是产物积累的最适温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阶段温度控制策略,在发酵过程中0~60 h发酵温度为26℃, 60~120 h发酵温度为23℃,得到的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分别为(8.92±0...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两个灵芝菌株特性比较研究

    菌类文献两个灵芝菌株特性比较研究

    【摘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菌管结构发现:龙芝二号菌孔小,管壁厚,菌管内有一层类胶质物覆盖于菌管的网状结构上,阻碍抑制了孢子的繁殖及弹射,菌丝营养主要转化为子实体,其子实体产量高,质量好,适合采收子实体;沪农灵芝1号菌孔大,管壁薄,菌管内没有类胶质物覆盖,其繁殖和弹射孢子能力强,菌丝营养主要转化为孢子粉,孢子粉产量高,质量好,适合采收孢子粉...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不同覆膜栽培羊肚菌比较试验初报

    不同覆膜栽培羊肚菌比较试验初报_唐明先.rar...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
  •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含硫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菌类文献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含硫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摘要:探讨热风干燥[(50±2)℃干燥24 h]、真空干燥[室温,室温平均温度(20±2)℃、真空度50 pa干燥24 h]、冷冻干燥(-80℃预冷4 h,真空度50 pa干燥48 h)和自然干燥[室外平均温度(20±2)℃晾晒干燥48 h]4种干制方式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含硫风味化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自然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样品中...

    2024-12-31 0次

    阅读更多